【汶川震后十年啟示錄】
中國力量的十年成長
■中國軍網(wǎng)記者 孫偉帥 特約記者閆建永 楊進 通訊員胡爾根
2382公里,7小時48分。
北京至成都,G89次列車以箭一般的速度穿過一個個隧道,跨過一條條河流,以最具時代特征的方式帶我們來到汶川。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而今天,在汶川抗震救災(zāi)十周年之際,復(fù)興號列車的風馳電掣,將昔日難行的蜀道變成一日千里的坦途。
在世界眼中,這就是“中國速度”。
2018年5月12日,“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紀念儀式在四川阿壩州汶川縣映秀鎮(zhèn)漩口中學地震遺址舉行,這是儀式現(xiàn)場。胡爾根 攝
十年前,美麗的天府之國遭受重創(chuàng),天崩地裂,山河嗚咽。唐山大地震,里氏7.8級,專家評估,其破壞力相當于400顆投向廣島的原子彈;汶川大地震,里氏8.0級,不到兩分鐘,百萬同胞的生命被推向生死邊緣。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圍最大的一次地震。
大災(zāi)如大戰(zhàn)。對于國家和軍隊而言,戰(zhàn)場是最有說服力的試金石。特大地震災(zāi)害又一次考驗著古老的中國,檢驗著人民軍隊的成色。汶川十年,我們看看這個國家與軍隊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