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解放軍報 發(fā)布:2020-12-04 06:19:10
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月面自動采樣封裝
有效載荷工作正常
解放軍報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安普忠、賀逸舒報道:記者3日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采樣,并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采樣和封裝過程中,科技人員在地面實驗室根據(jù)探測器傳回數(shù)據(jù),仿真采樣區(qū)地理模型并全程模擬采樣,為采樣決策和各環(huán)節(jié)操作提供了重要依據(jù)。著陸器配置的月壤結構探測儀等有效載荷正常工作,按計劃開展科學探測,并給予采樣信息支持。
自動采樣是嫦娥五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huán)節(jié)之一,探測器經受住超過100攝氏度的月面高溫考驗,克服了測控、光照、電源等方面的條件約束,依托全新研制的地外天體樣品采集機構,通過機械臂表取和鉆具鉆取兩種方式分別采集月球樣品,實現(xiàn)了多點、多樣化自動采樣。
其中,鉆具鉆取了月面下的月壤樣品,機械臂則在末端采樣器支持下,在月表開展多種采樣。為確保月球樣品在返回地球過程中,保持真空密閉以及不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探測器在月面對樣品進行了密封封裝。
嫦娥五號探測器配置了降落相機、全景相機、月壤結構探測儀、月球礦物光譜分析儀等多種有效載荷,能夠在月表形貌及礦物組分探測與研究、月球淺層結構探測等科學探測任務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探測器鉆取采樣前,月壤結構探測儀對采樣區(qū)地下月壤結構進行了分析判斷,為采樣提供了數(shù)據(jù)參考。
嫦娥五號探測器著陸月面完成采樣封裝——
“嫦娥”采“土”記
■解放軍報記者 高立英 賀逸舒 安普忠
12月2日,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自動采樣。新華社發(fā)
除了寂靜,還是寂靜。
38萬千米外的月球,風暴洋東北部,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靜靜佇立,等候月面起飛時刻的到來。
北京時間12月3日23時許,月球坑洼不平的灰色表面上,點綴著幾朵綻放的深色“花朵”。那是嫦娥五號完成首次地外天體采樣后,留下的新鮮印記。
摘回一片“明月”,這個中國人千百年來的美好期盼,隨著48小時前嫦娥五號探測器翩然落月,變得更加觸手可及。
“嫦娥”心中月,人人心中明。
此刻,月球背面,嫦娥四號著陸器正在刷新著人類航天器在月球工作時間的最長紀錄;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也已在太空飛行超過3億千米……
這些太空中的中國探測器,猶如飛向浩瀚宇宙的風箏,不論飛得多遠,絲線牢牢牽在一群中國航天人手中。
這是中國航天史上最為繁重和緊湊的一次飛控任務。北京航天城飛控大廳燈火通明。身著藍色工作服的科研人員,一雙雙眼睛緊盯屏幕,耳邊傳來指尖敲擊鍵盤的聲音。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任務北京總調度劉建剛自信的口令聲響徹大廳:“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著陸月面!”
嫦娥五號穩(wěn)穩(wěn)軟著陸!大屏幕上演示畫面中,組合體用長長的金屬“觸角”插入月壤。
漫漫探月路,步步是關鍵。嫦娥五號著陸器配備的相機,記錄下這歷史性一刻:如同懸在月表的一個驚嘆號,細長的鉆頭一點點鉆入月壤。
鉆取采樣封裝完成后,北京航天飛控中心的遙操作團隊,開始發(fā)送指令,操縱38萬千米外的嫦娥五號進行表取采樣——
由數(shù)十個關節(jié)組成的機械臂,緩緩伸出3.7米長的“手”,探向月表,挖起屬于中國人的第一鏟月壤。
飛控大廳屏幕上不斷變化跳動的參數(shù),牽動著航天人和科學家的心。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的月球樓里,地面支持團隊正緊張工作,操作嫦娥五號的1∶1模擬器進行實戰(zhàn)演練。
12月2日夜,皓月當空。皎潔的月光灑在北京航天城,也灑在6歲女孩伊伊的身上。抬頭仰望一輪圓月,小女孩知道,此刻爸爸正和同事們一起“遙控”嫦娥五號,在月亮上“挖土”。
對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嫦娥五號遙操作副主任設計師榮志飛來說,這一鏟“土”同樣陌生而新奇,令人期待。此前,他只在照片中見過珍藏在北京天文館的0.5克珍貴月壤。
對于中國行星科學家而言,做夢都想著這一天:從月球帶回真正屬于自己的月球樣品。
“十年妝成始出閣,駕金車,過天河,寂寥蟾宮,新影更婀娜。玉鏡為臺舒秀臂,擷仙土,回故國?!?嫦娥五號完成月面自動采樣之際,一闋航天人所作《江城子》刷屏網絡。
中國航天人心中的星辰大海,都始于腳踏實地的每一步。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fā)言人裴照宇說:“我們的目標是采樣返回,采到樣品、返回地球,就是成功。”
這一鏟“土”,不僅是一抔月壤,更是將人類對月球、地球乃至對整個宇宙特征起源和演化認知的進一步深入,也體現(xiàn)了太空資源和平開發(fā)利用和人類可持續(xù)發(fā)展過程中的中國力量和大國擔當。
“我們的任務,就是把嫦娥五號‘控’回家!”北京航天飛控中心嫦娥五號任務型號副總師趙鳳才說,接下來他們將迎接一項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在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
采回的這片“明月”,正離我們越來越近……
(解放軍報北京12月3日電)
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點火
成功實現(xiàn)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
解放軍報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賀逸舒、安普忠報道: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3日23時10分,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點火,3000牛發(fā)動機工作約6分鐘后,順利將攜帶月壤的上升器送入到預定環(huán)月軌道,成功實現(xiàn)我國首次地外天體起飛。
專家介紹,與地面起飛不同,嫦娥五號上升器月面起飛不具備成熟的發(fā)射塔架系統(tǒng),著陸器相當于上升器的“臨時塔架”,上升器起飛存在起飛初始基準與起飛平臺姿態(tài)不確定、發(fā)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地月環(huán)境差異等問題;此外,由于月球上沒有導航星座,上升器起飛后,需在地面測控輔助下,借助自身攜帶的特殊敏感器實現(xiàn)自主定位、定姿。
點火起飛前,著上組合體實現(xiàn)月面國旗展開以及上升器、著陸器的解鎖分離。此次國旗展開是我國在月球表面首次實現(xiàn)國旗的“獨立展示”,根據(jù)回傳影像顯示,五星紅旗在陽光照耀下,“中國紅”格外鮮艷。
點火起飛后,上升器經歷垂直上升、姿態(tài)調整和軌道射入三個階段,進入預定環(huán)月飛行軌道。隨后,上升器將與環(huán)月等待的軌返組合體交會對接,將月球樣品轉移到返回器,后者將等待合適的月地入射窗口,做好返回地球的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