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大綱,1885年生于湖北均縣東鄉(xiāng)烏頭村(今丹江口市涼水河鎮(zhèn)觀溝村)一個富農(nóng)家庭。他幼年讀過私塾,尤愛耍刀舞棍,曾跟河南藝人習練刀槍棍棒之術。他身材魁梧高大,力大無比,挑一百八十斤的柴禾到老河口,早上走晚上還能趕回來吃晚飯,幾百斤的磨盤都能舉起來!
上世紀20年代,均縣政局混亂,悍匪橫行,廣大農(nóng)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為人仗義、好打抱不平的紀大綱目睹此景,聚義三十余人,組織了“紅槍會”,建立農(nóng)民自衛(wèi)武裝,抵御官匪的欺壓和搶劫。紀大綱家的老宅,也因此被反動勢力團總袁星齋帶領的土匪給燒了。1928年夏,均縣農(nóng)民自衛(wèi)團成立,紀大綱任團長,下轄3個營700余人,團部設在烏頭村的陳家老屋。
大山溝里的農(nóng)民武裝運動,呈現(xiàn)蓬勃之勢。這一年,紀大綱遇到同為均縣觀溝人的陳文振(又名陳蒼雪,中共黨員),她和丈夫吳生白(遼寧沈陽人,中共黨員)回均縣開展黨的活動。經(jīng)吳生白介紹,紀大綱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一個自發(fā)的革命者變?yōu)樽杂X革命的無產(chǎn)階級戰(zhàn)士。入黨后,紀大綱把家中20畝土地分給窮苦農(nóng)民耕種,“紅槍會”也納入黨組織領導,成為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均縣最早的一支農(nóng)民武裝。
“農(nóng)民游擊軍,是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農(nóng)民自己的隊伍!”紀大綱教導游擊隊員,并立下規(guī)矩:第一、不準燒老百姓的房屋;第二、不準殺老百姓;第三、不準調戲婦女;第四、不準糟踏農(nóng)民的莊稼;第五、愛護老百姓,借人家的東西,當天借,當天還,不準過夜;第六、派飯吃時,人家端啥吃啥,不準議論人家飯的好壞。
掀起抗煙苗地畝捐斗爭,處決惡霸紫洛麻子,活捉匪首范心田,擊潰袁星齋、曹大狗、余明忠等反動勢力,自辦槍廠制造“本地造”槍支……加入黨組織的紀大綱,打土豪、分田地,減租減息,懲處惡霸,威震均縣反動政權,聲勢轟動鄂西北。1930年,紀大綱領導的農(nóng)民軍改編為均縣游擊隊,納入紅九軍第二縱隊建制。
1931年5月,賀龍率紅三軍攻打均縣縣城,紀大綱率游擊隊配合。紅三軍攻克均縣縣城后,賀龍在城內接見了紀大綱等人。賀龍問:“大綱同志,你有好多人馬?”紀大綱答:“二三百人槍!”賀龍笑著說:“二三百人馬,哪里夠一個團啰!我給你撥五百,補夠一個團,任命你為團長!”隨后,紀大綱率部跟隨賀龍攻鄖陽、上武當、過房縣,開辟了均(縣)房(縣)蘇區(qū)。
1932年,紅三軍主力開赴洪湖,紀大綱率游擊隊在均房一帶堅持斗爭。當時賀龍讓紀大綱跟他一起走,但紀大綱家中還有老母親,就留了下來。同年,母親病故,紀大綱在家料理喪事。鄖陽保安副司令廖安邦帶領千余人,趁機向烏頭村“圍剿”。紀大綱身穿孝服率部迎戰(zhàn),斃敵百余人。為保存實力,被迫撤離立足多年的觀溝根據(jù)地。
1933年正月,游擊隊營長紀洪恩被內奸張老幺故意擦槍走火打傷,醫(yī)治無效,四日后死亡。紀大綱痛失長子,如斷一臂。同年秋,廖安邦調集重兵對紀大綱所率游擊隊進行“圍剿”。在石鼓紅廟溝,包圍圈逐漸縮小,紀大綱伺機突圍。此時,廖安邦安插的奸細王光德找到了下手機會,他從后山拉來一百余人,投奔紀大綱。連長李興發(fā)認為有詐,勸阻不予收納。但紀大綱認為正是用人之際,便將王光德等人留下收編。兩天后,李興發(fā)在戰(zhàn)斗中受重傷,王光德見時機成熟,于冬月十五日深夜,帶兩名親信騙過崗哨,叫開房門,三槍齊發(fā),紀大綱倒在血泊之中。是年,紀大綱48歲。
此后,敵人殘忍地將紀大綱等三人的頭顱懸掛在均州南城門樓上,示眾三天,當?shù)厝罕姛o不含悲飲淚。
紀大綱有四個兒子,三個在戰(zhàn)斗中犧牲,只有最小的兒子幸存下來。1985年,紀大綱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為革命烈士。2013年,紀大綱的小兒子紀宏范親手將父親的遺骸從紅廟溝的墳塋遷葬在金崗山革命烈士陵園。青松翠柏下,英雄長眠!2001年,由丹江口市委黨史辦、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民政局、人事局編撰的《紀大綱傳》出版。賀龍元帥當年親自任命的均縣游擊隊團長、均縣農(nóng)民運動領袖紀大綱,名垂青史!
(于殿宏、李詩豪、張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