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洪儒,1903年出生于河北省大名縣城老堤南村。他幼年時,父親由于貧病交加,中年早逝,相繼二哥夭折,他12歲便拾柴放羊挑起生活重擔。不久母親又病逝,他跟哥哥艱難度日。為了尋求人生道路,他靠自學的文化基礎,拼命讀書。這時,馬列主義傳播到冀南大地,縣城內(nèi)的省立七師成為革命的搖籃,使他有機會接觸到進步書刊,受到革命思想的深刻影響,他被南方的革命浪潮強烈地吸引著。
1928年初夏,柴洪儒參加國民革命軍,受連長、共產(chǎn)黨員魏孟賢的影響,政治覺悟日漸提高。1929年冬,魏孟賢升任營長后,提拔柴洪儒任連長,并介紹他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從此,他協(xié)助魏孟賢為起義做著艱險的準備工作。
1930年,部隊進駐皖西的六安縣城,這里與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交界。11月,蔣介石調(diào)動10萬大軍對鄂豫皖革命根據(jù)地進行“圍剿”。為了削弱敵人力量,上級黨組織指示加緊進行起義的準備工作。終于1931年2月15日拂曉,起義爆發(fā)。柴洪儒與魏孟賢等率領兩個營的兵力,攻進敵指揮部和六安縣政府,擊斃敵旅長、團長及反動官員多人,隨即直奔革命根據(jù)地。起義部隊被編入紅軍中央教導第二師。柴洪儒參加紅軍后仍任連長,并立即投入反“圍剿”戰(zhàn)斗。
1931年11月7日,鄂豫皖根據(jù)地紅軍組成紅四方面軍。此后連續(xù)粉碎了第二、第三次“圍剿”。但由于張國燾戰(zhàn)略指揮的錯誤,導致第四次反“圍剿”戰(zhàn)役失利,紅四方面軍開始大轉移,轉戰(zhàn)三千里,進據(jù)四川北部地區(qū),創(chuàng)建了川陜革命根據(jù)地。這時柴洪儒已是團長,并調(diào)總指揮部,在徐向前總指揮身邊當參謀。
1933年6月的四川木門軍事會議后,柴洪儒被任命為紅三十軍第八十九師師長。他率部參加了10月的宣達戰(zhàn)役。在11月的著名的反敵“六路圍攻”中,他率部在西線反擊進犯之敵,獲得很大勝利。該師的第二六五團被授予“夜老虎”獎旗。
1935年6月,柴洪儒調(diào)任第三十一軍第九十三師師長。為掩護方面軍轉移,率部在四川名山與敵激戰(zhàn)了幾天幾夜,保證了全軍安全轉移。
1936年6月,紅四方面軍和紅二方面軍會合后,分三路縱隊開始了第二次北上長征。第九十三師屬中央縱隊,由總指揮徐向前率領,7月2日出發(fā),向包座前進。
一天,縱隊得到報告,從甘南的文縣、碧口竄來兩股敵人,正向摩天嶺趕來,企圖阻止紅軍北上。縱隊命令柴洪儒率部迎敵。柴洪儒身邊只有一個半團的兵力,他毫不猶豫,打開地圖,在毛兒蓋的東南方向找到摩天嶺的位置,一看海拔很高,他面對地圖思量很久:這樣高的山,一旦被敵人控制,紅軍將寸步難行。必須急行軍,拼命搶占山頭。沒有時間動員了,即刻出發(fā),要講的話,邊走邊說吧。
部隊急速前進,干部們隊前隊后來回奔跑,明確任務,說明情況。經(jīng)過頑強的拼搏,部隊終于先于敵軍到達摩天嶺上。柴洪儒居高俯視,只見敵人已經(jīng)爬上半山腰,他長出一口氣,忙令部隊構筑工事,準備迎敵。待敵人靠近山頂時,紅軍一排排手榴彈擲向敵群,直打得敵人向山下滾去。
1936年10月,在甘肅會寧,三大主力紅軍勝利會師。這標志著紅軍長征勝利結束和抗日民族革命戰(zhàn)爭新階段的開始。然而,蔣介石卻猶如芒刺在背,焦灼萬分,急忙調(diào)遣嫡系部隊,增兵甘陜,妄圖將立足未穩(wěn)的紅軍主力壓迫在黃河以東、西(安)蘭(州)通道以北地區(qū),一舉消滅。
“打下寧夏,逼蔣抗日!”紅四方面軍奉命西渡黃河作戰(zhàn)。為了阻擊敵人,掩護部隊渡河,柴洪儒率第九十三師于10月24日,會同第九十一師,在會寧城東的高山上,給敵關麟征第二十五師第七十一旅以迎頭痛擊,迫敵停止追擊,掩護紅三十軍突破黃河天險,在虎豹口渡河成功。
關麟征受命繼續(xù)追擊紅軍,而且妄圖奪取渡口。柴洪儒又率第九十三師協(xié)同其他兩個師在白草原慢牛坡設伏,阻擊關麟征部。激烈的戰(zhàn)斗從黃昏開始,一直持續(xù)到深夜。戰(zhàn)斗即將勝利結束時,一排子彈飛來,擊中了柴洪儒的頭部。警衛(wèi)員跑步趕到時,他已倒在血泊中。
師政委葉成煥跑來,看著柴洪儒失血過多的蒼白的臉和勉強投來詢問的目光,心中一陣難受,說:“老柴,我們完成了阻擊任務,渡河部隊已全部到達黃河西岸,軍委命令我們撤退,向打拉池會合?!毙枪庀?,只見柴洪儒染血的臉上露出欣慰的微笑,然后慢慢閉上了眼睛。
全師指戰(zhàn)員聽到柴洪儒犧牲的消息,個個熱淚盈眶,不約而同地涌來,見敬愛的師長最后一面。全師指戰(zhàn)員發(fā)出一個共同的誓言:奮勇作戰(zhàn),向敵人討還血債,為柴師長報仇!
渡到黃河西岸的徐向前總指揮聽到柴洪儒犧牲的噩耗后沉默良久,難過地說:“他是一位英勇善戰(zhàn)的指揮員,太可惜了!”
柴洪儒犧牲時年僅33歲。
全國解放后,柴洪儒的忠骨被人民政府從甘肅會寧的白草原移葬在河北省邯鄲市晉冀魯豫烈士陵園的蒼松翠柏與鮮花叢中。烈士的英名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