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不在險
《史記》載,一次,魏武侯浮西河而下,行至中流,他看著吳起說:“美哉山河之固,這是魏國之寶啊?!眳瞧甬敿凑f:“在德不在險?!?/p>
接著,吳起列舉事實:過去,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義不修,被大禹消滅。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被湯放逐。商紂之國,左孟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jīng)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殺之。由此看出,國家的穩(wěn)固,在于德政而不在地勢的險要。如果德政不修,舟中之人都可以成為敵人。武侯聽了他的話,連連稱善。
吳起所說的這些地方,都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要之地。
古代帝王定鼎,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欲據(jù)形勝,占王氣,扼險要,制萬國,立子孫萬世不拔之基”。周朝的時候,定都洛陽。到了漢朝,婁敬議論周衰亡的原因,說是洛陽廣衍平夷,沒有名山大川之限,四面受敵,有德則容易興盛,無德則容易滅亡。因此之故,他建議漢高祖從洛陽遷都到關中,并且說,關中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左殽函,右隴蜀,披山帶河,四塞以為固。猝然有急,百萬之眾可立具,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
他的這番議論,受到當時及后世許多人的批評。呂祖謙在《東萊博議》中指出,婁敬議論周朝的地理形勢已經(jīng)很荒謬了,他論周朝的德行就更荒謬了。他認為,婁敬是把德政和地形割裂開來看了,“形勢與德,夫豈二物耶?”地理形勢就像人的身體,德行就像人的精氣。沒有人倚仗著精氣充沛而把身體放置在容易死亡的境地,也沒有倚仗著德行高尚而把國家放置在容易滅亡的地方的。王者要興盛,他們的德行必定有超過天下的,他們的地理形勢必定有超過天下的?!靶蝿莳q身也,德猶氣也。”把肩和背剖開,把手和腳砍斷,還自以為能守住精氣,我是不相信的。
很快,又有人駁斥說,周王朝數(shù)百年,而秦二世而亡。前者沒有山川的阻隔,而后者有險峻的屏障,這原因難道在于有沒有金城天府嗎?再拿秦代與漢代相比,兩朝的都城都在關中,秦之山川險要,與過去沒有什么變化,其統(tǒng)治卻不如漢之長久,推此而言,帝王之保世永業(yè),不盡由于定鼎在什么地方。
今天的南京,古稱建康,昔人稱“鐘山龍蟠,石城虎踞”,謂王氣之所在,東南一大都會。然而,六代偏安,不能統(tǒng)一天下。到了明朝,朱元璋從這里開始,統(tǒng)一了天下。史學家張岱指出,從這件事可以看出,六朝的偏安,端的在主人無遠略,并不在于地形的限制。
后來,明代的首都,從南京遷到北京,“都城雄堅,皇居壯麗,北控沙漠,南帶青徐,山川增奇,基業(yè)永固,烈矣盛矣”。然而張岱卻認為,北平雖稱天險,世淪胡虜?,F(xiàn)在邊界堡寨,與虜庭接近,胡騎長驅,朝發(fā)夕至,居近虎穴,地鄰龍湫。當其全盛時,虜敵進貢納款,不敢生心,萬一奸謀叵測,能無肘腋之患嗎?
明朝的命運,不幸而被張岱言中。其末年政治腐敗、制度廢弛,雄關險隘沒能阻擋住八騎鐵騎。作為明代的遺民,張岱懷著沉痛的心情編撰明史,在《地理志》一節(jié)中寫道:
大都帝王有道,綱紀修明,威令宣布,則雖奮跡徒步,不階尺土,可以肇造鴻基。僻處遐陬,全無形勢,可以彈壓疆宇。不然,揭竿斬木,可摧殽函,攀樹緣崖,可度蜀道,險不足恃也。歷代帝王,其祖宗以徒手取天下,而其子孫往往以天下輸他人。
他最后說,古云“在德不在險”,一句話道盡了古今的道理。
唐代汪遵《長城詩》云:“秦筑長城比鐵牢,蕃戎不敢過臨洮。雖然萬里連云際,爭及堯階三尺高。”
冷兵器時代的戰(zhàn)爭,需要審形勢、熟地理。但作為政治的繼續(xù),戰(zhàn)爭的最終決定因素仍在于人,在于人心向背、德行薄厚。德不修、政不明,輸?shù)舻牟粌H僅是一場戰(zhàn)爭,還可能是整個政權、整個國家。
(作者單位:《部隊管理》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