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三聯”:讓新時代強軍故事充滿畫面感
摘?要:全媒體時代,受眾越來越青睞可視化表達。如何讓新時代強軍故事充滿畫面感,成為軍隊主流媒體吸引受眾的一個重要抓手。要通過感官聯動、修辭聯用、細節(jié)聯合,讓新時代強軍故事畫面感更強,讓受眾能夠看得見、記得住、感受得到,不斷提高軍事新聞傳播質效。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畫面感;感官聯動;修辭聯用;細節(jié)聯合
全媒體時代,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媒介形態(tài)日趨多樣,新聞傳播手段層出不窮,受眾越來越青睞可視化表達。英國社會學家斯賓塞曾說過,作者要懂得為讀者節(jié)省腦力,同時人的大腦天生就比較容易記住生動的畫面,能形象就盡量不要抽象,以此來體現畫面感。如何讓新時代強軍故事充滿畫面感,成為軍隊主流媒體吸引受眾的一個重要抓手。要通過感官聯動、修辭聯用、細節(jié)聯合,讓新時代強軍故事畫面感更強,讓受眾能夠看得見、記得住、感受得到,不斷提高軍事新聞傳播質效。
一、感官聯動:讓畫面感更豐富
人們通過感官來認識世界、感受生活。新聞作為新近發(fā)生事實的報道,要向受眾傳遞最新信息,相較于平鋪直敘的語言描述,將信息“解碼”為可感知的畫面,更易于被受眾理解接受。一篇優(yōu)秀的新聞作品,畫面感往往很豐富,但大多數人一談到畫面感時,就容易落入窠臼,習慣于從視覺入手,只寫所見,卻不顧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感官的聯動互通,導致寫出來的文字干巴巴,營造出來的畫面單調無力。因此,我們在營造畫面感時,要做好多個渠道的感官描寫,充分調動受眾閱讀時的多種感覺器官,把受眾帶進去,作者退出來,讓受眾自己去感受。
2022年11月17日《解放軍報》“軍營觀察”版刊登的《有線連的“無限墻”》一文,描寫下士羅圣臣講述的奮斗故事,就是一篇“感覺”大集合的例證?!熬w緩緩打開,夾雜著異味的潮濕空氣撲面而來。做完準備工作,戰(zhàn)友們相繼跳下去,拿出穿線管開始操作”“高強度的工作,讓他們雙手很快起泡。拉線時,由于用力過猛,兩名戰(zhàn)友手上的老繭被整塊撕掉,線纜上留下了殷紅的血跡”“污水混著汗水不斷流下,官兵們瞇著眼睛,緊緊抿著嘴繼續(xù)……”這段描寫中讓人“看”到的是“戰(zhàn)友們相繼跳下去”“拿穿線管操作”“老繭被整塊撕掉,線纜上殷紅的血跡”,讓人“聞”到的是“夾雜著異味的潮濕空氣”,讓人“觸”到的是“污水混著汗水不斷流下”……各種“感覺”立體呈現,展現出一幅生動形象的官兵作業(yè)畫面。通過這一連串的感官聯動,將羅圣臣在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人手少的情況下帶領戰(zhàn)友清理線路、展開作業(yè)的場面描繪得淋漓盡致,受眾一看就能想象到當時的情景。
感官聯動除了能夠豐富橫向的空間畫面外,有時也能營造出不一樣的縱向時間畫面感。2021年8月7日《解放軍報》一版刊登的《“排雷英雄戰(zhàn)士”杜富國—英雄挺立在“另一個戰(zhàn)場”》一文,開頭寫道,“明亮的晨光透過窗戶,灑在潔白的床單上。但杜富國眼前仍是一片漆黑,他對光的感知,早在那一聲巨響后就消失了”。營造畫面感的“感覺”最直接最普遍的莫過于色彩了。文章運用“明亮”“潔白”“漆黑”等色彩詞,對比鮮明,呈現出的畫面感更加強烈。此外,作者以時間為軸,從視覺到聽覺,縱向將眼前溫馨的起床場面巧妙切換到杜富國昔日在雷場的畫面,鏡頭感十足,讓人迫不及待地想繼續(xù)讀下去。
二、修辭聯用:讓畫面感更生動
用感官構建的畫面感,能給受眾帶來一種“身臨其境”的體驗。而用修辭構建的畫面感,能夠把內容更加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創(chuàng)造出“一圖勝千言”的視覺聯想。適當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不但可以使文字內容更加立體可感,而且可以將物寫“活”,將事寫“明”,營造出“動”感十足的畫面。
2020年11月13日《解放軍報》要聞版刊登的《砥礪前行,鍛造更多核心技術》一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文章在回憶陳薇院士在武漢抗疫忙碌工作時,“就是這樣日復一日,始終保持忙到‘起飛’的狀態(tài),始終是踩著油門往前沖的狀態(tài)”。作者并沒有具體刻畫陳薇院士是如何忙碌工作的,而是通過兩個形象的比喻,將陳薇院士忙碌的狀態(tài)比喻為飛機“起飛”“踩著油門往前沖”的狀態(tài),構思新穎,立體生動,讓人可感可知,不由自主聯想到陳薇院士每天忙碌的工作畫面。
此外,軍事新聞報道不同于普通的社會新聞,抽象的政治語言、專業(yè)的軍事術語一般讓人難以直接理解,但用好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往往就能刪繁就簡,讓人產生視覺聯想。2022年8月26日《解放軍報》一版刊登的《我軍新型高素質軍士人才方陣加速成長》一文,通過比喻和擬人,生動展現了我軍加快轉型建設征程中的新時代軍士風采。比如,“為戰(zhàn)鷹‘體檢’”“替導彈‘把脈’”“磨礪神劍倚天長嘯”等等。文中大量活用比喻和擬人手法,變抽象為具體,化虛無為實在,讓專業(yè)的軍事術語簡單化、明了化,讓人一看就懂,一讀就能聯想到人才競相涌現、活力競相迸發(fā)的“軍士隊伍”加速成長的畫面,使得稿件“活”了起來。
三、細節(jié)聯合:讓畫面感更真實
“畫面感”其實最關鍵的就是現場感,無需過多解釋性鋪陳,直接將受眾帶入“現場”,讓其身臨其境就是最好的畫面,而最能夠帶入“現場”的就是細節(jié)。細節(jié)往往存在于新聞事實中的細微之處,有時可能只是一句無意的話、一個不經意間的表情、一個習慣性的動作,卻因為其形象感和典型性,能夠再現事件場景,觸發(fā)受眾的畫面聯想,引發(fā)情感共鳴,從而使得新聞現場畫面更具有感染力、真實性,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事,讓新聞報道更“飽滿有料”。講好新時代強軍故事,就要善于將新聞故事化、故事細節(jié)化、細節(jié)畫面化,巧妙刻畫軍營那些實實在在、官兵之間那些真真切切、練兵場上那些原汁原味的決定性瞬間的細節(jié),讓受眾能夠通過這些細節(jié)窺一斑而知全豹。
2022年9月26日《解放軍報》“長征副刊”版刊登的《戈壁灘的石頭會唱歌》一文,作者一開始并沒有急于擺事實講故事,而是先描述了一個場景?!吧n茫的戈壁灘上,她全副武裝,兩手背在身子側后方,像一只站起身走路的小刺猬”“走著走著,她突然停住了腳步,彎下腰,好像撿了一個東西在手里……”從“兩手背在身子側后方”到“停住了腳步”“彎下腰”,作者借用幾處細微的動作描寫,將“她”撿東西這一細節(jié)生動呈現,仿佛受眾就在其身旁親眼所見一樣,同時也不禁引人聯想,“她”在撿什么?撿這些東西用來干什么?就如同在看電影一樣,不知不覺中吸引受眾的閱讀興趣。
新聞講究簡潔明了,追求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多的信息,這其中細節(jié)無疑能起到關鍵作用。著名新聞記者穆青曾說過,“有時,一個細節(jié)比千言萬語生動得多、深刻得多、有力得多”?!陡瓯跒┑氖^會唱歌》一文接下來直接運用一連串的細節(jié)描寫,“只見距地面三四米高的發(fā)射車頂上,戴著眼鏡的馮彬茹班長踮著腳尖,兩手同時飛快地旋轉著螺絲;發(fā)射車和平板之間的夾縫里,上等兵辜春蜷縮著身子趴著,拿一個鐵錘一下下錘擊著螺釘;鐵軌外側的枕木之上,已經當了媽媽、連隊最老的女兵林英架起兩臂握著一個超大號的海鉗,用力剪著粗礪的鐵絲……”簡單三言兩語,將馮彬茹旋轉螺絲、辜春錘擊螺釘、林英剪鐵絲等畫面生動展現,通過這些細節(jié)真實呈現出女兵在軍營奮斗強軍的颯爽英姿,比起長篇累牘的空洞說教、刻板陳述,幾處細節(jié)的生動呈現更有真實性,更具說服力,讓人一看就能聯想到“中國女兵的形象—美麗,感性,還有堅強”。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要想講好新時代強軍故事,提高軍事新聞的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就必須要學會使用“畫面”語言,讓文字報道“可視”起來。
(作者單位:陸軍政治工作部宣傳文化中心出版社)
責任編輯:姜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