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次傳播”走向“二次傳播”如何實現(xiàn)“1+2>3”
摘 要:新聞生產從“一次傳播”走向“二次傳播”時代。要想做好“二次傳播”新聞產品,傳統(tǒng)媒體自身需要調整,探索尋找從“一次傳播”轉向“二次傳播”時代路徑,更新文字風格、報道形式,實現(xiàn)兩者互補、從相加到相融,達到“1+2>3”傳播力度。
關鍵詞:“一次傳播”;“二次傳播”;媒體融合
30多年前,美國學者伊契爾·索勒·普爾第一次提出了“媒介融合”的概念。今天,隨著我國網絡從固網向移動網“轉移” 的媒體變化,傳統(tǒng)傳播市場日漸萎縮。緊接而來,傳統(tǒng)媒體紛紛尋求“新出路”,媒體融合實實在在地成了新聞傳播“前沿現(xiàn)象”。
傳播界開始對“融合”不斷進行各類嘗試。于是,有了中央廚房、融媒體平臺等“融合”實踐。但經過數(shù)年光景的“觸網”,傳統(tǒng)媒體在“融媒”道路上,似乎又都不可避免地碰上了發(fā)展障礙。
■新聞更“新”需共贏——
在合作中形成傳統(tǒng)媒體“有效二次傳播”
2015年,《人民日報》編寫的《融合元年—中國媒體融合發(fā)展年度報告》出版。如果從2014年算起,我國媒體融合已走過6個年頭。在這6年里,《解放軍報》等主流媒體在融合之路上做出種種努力,也取得寶貴實踐經驗。
時至今日,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開發(fā)的各類手機App和公眾號都已實現(xiàn)“觸網”。然而,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個現(xiàn)實是:在手機自媒體迅速發(fā)展時代,傳統(tǒng)媒體新聞在手機端傳播,往往出現(xiàn)不夠直接、相對遲緩、傳播效果不明顯等情況。
2019年,習主席在參加中央政治局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fā)展集體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fā)展,是要做大做強主流輿論。在今天手機端主導的傳播時代,要“做大做強主流輿論”就必須保證傳統(tǒng)媒體新聞能夠進行有效傳播。也就是說,傳統(tǒng)媒體一定要做好“二次傳播”這篇重要文章。
2020年9月20日,《解放軍報》刊發(fā)《新型保暖作訓服等15種新被裝列裝》一文,自媒體公眾號“一號哨位”“三劍客”立即轉載發(fā)布,并附上“邊防官兵買家秀”,雙雙點擊量突破10萬+。
同時,“人民陸軍”“西陸強軍號”“喀喇昆侖衛(wèi)士”等自媒體公眾號,也在數(shù)小時內“二次加工”相關消息,并迅速推送,再次拓寬了這條傳統(tǒng)新聞的傳播渠道。與傳統(tǒng)報紙傳播相比,新媒體傳播的受眾群體發(fā)生改變,經過手機端“二次傳播”,受眾覆蓋面更廣。
在手機端環(huán)境下,人們更多是根據個人興趣需要來獲取新聞。因此,根據個人需要集成和編輯新聞的“二次傳播App”,深受人們歡迎。2019年,國內新聞類App排名前10的為:今日頭條、騰訊新聞、網易新聞、鳳凰新聞、新浪新聞、天天快報、UC頭條、搜狐新聞、ZAKER新聞、一點資訊。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前10名的App中,雖然有一些“一手新聞”生產,比如鳳凰新聞的自稿率是比較高的,但多數(shù)新聞稿件或內容生產,都是來自“二次傳播新聞”。也就是說,人們關注的“二次傳播新聞”,其產品源頭是來自“一次傳播新聞”,也就是傳統(tǒng)媒體這一新聞生產平臺。
“一次傳播新聞”的文字風格、報道形式、“深淺”程度,直接影響“二次傳播新聞”產品質量,從而影響整個傳播鏈條。
如何讓新聞更“新”?
今天,新聞產品“一次傳播”無法取代“二次傳播”, 由“二次傳播新聞”組織起來的新聞產品,已成為大眾新聞消費主流。如何讓傳統(tǒng)媒體的“二次傳播”提升效果,并倒逼傳統(tǒng)媒體實現(xiàn)內容、形式轉型發(fā)展,這是一個新課題。
■深度融合非“嫁接”——
“一次傳播新聞”生產者要致力于提高產品質量
在走開“二次傳播”之路的自媒體公眾號中,“一號哨位”引領傳播風尚。
2020年深秋,《解放軍報》刊發(fā)一系列“衣食住行”后勤保障新聞。一個月內,“一號哨位”陸續(xù)更新公眾號文章:“新型作訓服,亮相!”“終于!15種新型邊防巡邏被裝,收集齊了”“解放軍在基層搞基建,這個必須贊!”“兵哥,降溫必備!”“終于!20式被裝、19式軍品,配發(fā)了!”“活久見!部隊配發(fā)野戰(zhàn)洗衣機了”。
同一新聞內容,他們善于“二次加工”:重新包裝文字,收集視頻、照片,整合網友互動截圖,通過互動提升宣傳共鳴,真誠、接地氣的表述方式,令人感受到“自媒體網文”魅力。此外,他們還將新聞鏈接融入頁面,集中打包推送,增大新聞信息量。
這樣的“二次傳播新聞”,也被網友調侃為“洗稿”。但他們10萬+的“點擊數(shù)據”,卻印證了這種媒體融合操作模式的可取之處—“二次傳播”可以為“一次傳播”的宣傳效果續(xù)航。
在媒體融合討論中, 人們普遍愿意將“融合”理解成傳統(tǒng)媒體向網絡媒體的“生產轉移”,或者說,傳統(tǒng)媒體向網絡媒體的“內容移植”。
傳統(tǒng)媒體向網絡媒體進行“生產轉移”,的確是媒體融合的一種樣式。但“一號哨位”的成功經驗提示我們,更好地融合模式,并不是簡單地把傳統(tǒng)媒體“嫁接”到互動媒體上,搭建報紙電子數(shù)據庫、開發(fā)手機端App,或是向網絡平臺上傳電子版、圖片就可以達成融合目標。
因為這樣的媒體融合并不是開放性融合,這樣的融合走的是一條獨自生產、運作的“閉環(huán)”道路。手機端新聞傳播,“閉環(huán)”形式的新聞傳播很難有效“滲透”。若想使傳統(tǒng)新聞和正能量有效進入手機端,走出“閉環(huán)傳播”是有效的嘗試和選擇。當然,媒體融合之路不只此一種,也有其他“走法”。
媒介融合需要進行傳播合作。 關于媒體合作問題,一位新聞業(yè)界專家曾說:“未來的媒體融合路徑,一定是平臺與內容生產者之間的跨媒介合作,它們之間需要各取所需、各自調試、相向運動、相互馴化?!?/p>
對此,筆者亦有同感。但是,筆者與這位專家的看法也不完全一致。我們所說的傳播合作,是在宣傳分工基礎上形成的。只有更進一步分工,新聞產品質量、生產率才能一同提高。
“分工”就是指新聞內容生產與手機端進行“二次傳播”的任務分解。內容生產方—“一次傳播新聞”生產者,要致力于提高新聞質量和傳播效率,比如通過深度報道、圖表、新聞鏈接的方式,提高新聞產品延展性、可讀性, 使之能夠更好地適應“二次傳播”的需要。
而“二次傳播”平臺,應當更好地使用“一次傳播”產品提供的資訊,使其通過“二次傳播”較好地達成傳統(tǒng)新聞傳播的目標。同時,通過與手機端平臺的合作,給主流新聞帶來更具滲透力的傳播效果。
■真誠廣闊的融合胸懷——
面向“二次傳播”,各自做好自己的功課
無論“一次傳播”還是“二次傳播”,決定傳播效能的關鍵是受眾群體。
長期以來,傳統(tǒng)媒體面對的受眾群體相對固定。因此,在語態(tài)把握,報道角度、深度方面,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應各自做好功課。
需要做好功課的還有編輯記者。傳統(tǒng)媒體記者面對傳統(tǒng)受眾群體,語言和報道角度相對固化,但在手機端卻難以“賺流量”。新媒體語態(tài)能夠適應多數(shù)網友需求,但在傳統(tǒng)媒體、特別是報紙上就難以全面呈現(xiàn),因此很難成為業(yè)務導向。
在“二次傳播新聞”發(fā)展態(tài)勢下,傳統(tǒng)媒體要想完成自己的歷史任務,要有廣闊的融合胸懷。
我們需要做什么?
首先是提高“一次傳播”的內容生產質量, 并適當投入精力完成“二次傳播”,以保證傳統(tǒng)新聞傳播對手機端新聞消費的影響。
其次要認真研究“二次傳播”新聞特點,在生產“一次傳播新聞”時,做到適當“轉身”:它應該更活潑,應該深入淺出,更加喜聞樂見,語句不應該像公文或者朗誦。但這需要長期業(yè)務積累和磨礪,需要學習研究“二次傳播新聞”的文本特點,形成自己的風格文體。
同時,要在“一次傳播新聞”中摒棄傳統(tǒng)寫作手法,增加深度報道。而編輯記者則應接納新聞故事,學會寫故事、講故事,讓深度更深、新聞更活、故事更好看,使傳統(tǒng)媒體掌握更多傳播主動權。
2020年11月15日,《解放軍報》刊發(fā)《新訓干部骨干有了崗位津貼》重磅消息。當天下午,“一號哨位”發(fā)布“官宣!這筆崗位津貼,發(fā)放了!”一文。這篇新聞述評以“非官方文風”,針對報紙稿件進行“二次編輯”,深入淺出解讀政策落地情況。該文刊發(fā)2小時內,達4.7萬閱讀量。
由此可見,在“二次傳播”領域,需要“二次編輯”的意識和能力。傳統(tǒng)媒體在手機端平臺,不僅要充當“搬運工”更應成為“建筑師”,在內容、互動等領域,適應性地改造“一次傳播新聞”。
這里需要明確,“二次編輯”是對“一次傳播新聞”的創(chuàng)新。但如果“二次傳播新聞”中包含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傳統(tǒng)媒體也應快速進行解讀。這種解讀模式,應以深度報道為主,從而將“舊聞”再次“翻新”,帶動“一次傳播新聞”產品質量提升。
近年來,有人非議手機端新聞,稱其為“提高流量、博眼球”導致“假新聞和標題黨”盛行。這種現(xiàn)象確實存在。我們應該認真研究“二次傳播”規(guī)律,要在學習基礎上,形成自己的“一次傳播新聞”風格,以便更有效地拉近傳統(tǒng)新聞與手機端用戶的距離。
(作者系解放軍報社軍事新聞編輯室戰(zhàn)備后勤組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