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眾口難調?不如“分餐”試試
■周宇鵬 馮鄧亞
“作為一名入伍15年的老兵,我深深懂得崗位就是戰(zhàn)位,只有扎根基層刻苦訓練,淬煉打贏本領,才能體現(xiàn)軍人的價值追求?!?/p>
前不久,西北某駐訓場,第75集團軍某旅高炮營義務兵課堂上,該營“鐵血炮手”楊偉杰、“全能號手”余健等訓練典型登上講臺,講述自己在一個個急難險重任務中磨礪成長的故事,贏得臺下陣陣掌聲。
與此同時,老兵們齊聚訓練場,通過在教育中穿插小比武、小競賽活動,不斷激發(fā)官兵相互比拼、勇爭第一的練兵熱情,現(xiàn)場氛圍火熱。
根據不同層次官兵因人而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是該旅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增強教育實效性的有益探索。該旅政治工作部主任楊虹介紹,這種做法打破了過去搞教育“內容一鍋煮、對象一勺燴、問題一刀切”的老套路,因人而異設課、因地制宜授課、因境而變解惑,建立起個性化、差異化、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受到官兵一致好評。
筆者了解到,這一創(chuàng)新改變源于這個旅幾個月前教育課堂上發(fā)生的尷尬事。
那天,在該旅精心準備的旅史教育課堂上,義務兵聽得津津有味,老士官卻直打哈欠,提不起精神。課后不少老兵表示:“這些旅史從我入伍到現(xiàn)在講了十幾年,一些細節(jié)都能背出來,聽不聽沒啥區(qū)別?!?/p>
“眾口難調,教育怎樣搞才有效?”隨后的一天,楊虹采取“推門聽課”的方式到基層進行現(xiàn)場調研。當他來到三營技術保障連的課室時,發(fā)現(xiàn)講臺上指導員楊濤區(qū)分官兵已婚、未婚情況設置不同的話題進行引導討論,未婚戰(zhàn)士圍繞“自己心目中向往的她應該具備哪些品質?該如何提升自己才能收獲愛情?”細聊所想,已婚士官則結合自己“在軍人這個特殊崗位上該如何維系情感?如何處理好家庭與工作的關系?”分享經驗,大家聽講認真,討論熱烈。
楊虹的聽課經歷,引起了黨委一班人反思:青年官兵處在不同的成長階段,知識結構、經歷閱歷不同,對事物的認知和喜好“口味”各異,只有實施教育“分餐制”,將人員分好類、內容區(qū)別開,才能解決教育“眾口難調”的問題。
立說立行!該旅根據授課內容將人員劃分為不同的層級,進行針對性授課輔導。筆者翻看該旅教育計劃發(fā)現(xiàn),他們在集中授課的基礎上,定期梳理官兵存在的理論疑難問題,靈活開設小講堂進行“自助式”教育,讓官兵在思想交流碰撞中弄通搞懂精髓要義;針對演習駐訓“動態(tài)”成“常態(tài)”的實際,將課堂搬到野外、搬上陣地、搬進車廂,在訓練間隙穿插官兵喜聞樂見的“聊、辯、評、唱、演”等教育形式,確保教育始終跟著任務走、圍著中心轉;此外,針對“00”后官兵思想特點,通過網絡平臺,靈活運用微課堂、微視頻、微動漫等形式進行“滴灌”教育,定期推送網上優(yōu)質教育資源,既保證內容的新鮮感,又在潛移默化中強化了教育效果。
自該旅針對女兵心思細膩的特點開展針對性教育以來,女子導彈連中士夏伊琳學習興趣大幅提升,她利用業(yè)余時間自覺學習理論知識、增強知識儲備,在該旅理論競賽中以絕對優(yōu)勢當選“理論之星”。
微議錄
搞教育要對官兵的“胃口”
■李小年
眾所周知,烹飪飯菜要對人的口味,不合口味再好吃也是白搭。同樣的道理,教育也應對官兵的胃口,不對胃口講得天花亂墜也是徒勞。因此,教育應根據官兵的文化程度、人生閱歷、兵齡長短、家庭背景等特點,區(qū)分層次、因人施教,不斷強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通過精準施教達到激發(fā)興趣、引起共鳴、觸及靈魂、改造思想的目的。這就要求施教者認真研究官兵思想行為特點,根據官兵的不同“胃口”和需求,有針對性地備課授課,讓教育真正入腦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