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嶼十連所在營代理營長田鑫在“三個一好”石碑前帶領(lǐng)官兵重溫連隊艱苦奮斗歷史。
寫在前面
這里面積僅為0.19平方公里,地形狹長,最窄處僅50米,因形狀酷似牛角而得名;這里與金門一衣帶水,退潮時距金門僅1750米;這里曾是無水、無電、無居民的荒涼小島,“風唱歌,沙跳舞,馬尾松拉二胡”是它的真實寫照……
這便是位于祖國東南沿海的“英雄之島”——角嶼島。
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東部戰(zhàn)區(qū)陸軍某海防旅角嶼十連駐防該島,這個昔日的“海上上甘嶺”成為“兵之島”。憑著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一代又一代守島官兵堅強守防、艱苦創(chuàng)業(yè),練兵備戰(zhàn)、守島建島,以島為家、以苦為榮,用鋼鐵肩膀扛起戍守“東南第一哨”的新時代使命任務,將“海上南泥灣精神”的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島是海的眼,兵是島的眸。有一首歌唱得好:“風起浪兒高,當兵上了島。井水咸、燭光搖、荒島拍浪礁。凝望咫尺的金門,扎根祖國最前哨……”初冬時節(jié),解放軍報記者踏上這座“英雄之島”,聆聽屬于守島官兵的“角嶼之歌”。
角嶼之歌:島是海的眼,兵是島的眸
——東部戰(zhàn)區(qū)陸軍某海防旅角嶼十連傳承“海上南泥灣精神”愛島守島建島素描
■解放軍報記者朱達 通訊員余修遠
“有咱戰(zhàn)士在山上,管叫那荒島變模樣”——摘自守島官兵傳唱不衰的歌曲《戰(zhàn)士第二故鄉(xiāng)》
“風舞松枝沙跳舞,海風敲窗伴人眠?!币晃辉娙嗽@樣描述角嶼島守島官兵的艱苦生活。
在島上,一塊鐫刻著“三個一好”字樣的紀念石碑映入眼簾,碑身質(zhì)樸無華,蘊含的道理卻深刻。
何為“三個一好”?官兵如是作答:“一口好水井、一塊好菜地、一個好豬圈。”這些在普通人眼中最基本的物質(zhì)生活保障,卻是當年島上官兵內(nèi)心的希冀愿景。今天,“三個一好”更成為了守島官兵的精神坐標。
角嶼十連所在營代理營長田鑫說,1987年7月,時任廈門市副市長的習近平來到島上慰問守島官兵,當了解到角嶼島是一座“三無島”,部隊官兵日常所需淡水、蔬菜全靠民船運輸,且一旦遭遇惡劣天氣就會“斷水斷菜”的情況后,便立即協(xié)調(diào)地方政府為守島官兵解決生活保障難題。
上世紀90年代,連隊官兵悉心照料一方菜地。
那幾年,軍地雙方齊心協(xié)力,很快為島上建起了“一口好水井、一塊好菜地、一個好豬圈”,從而解決了守島官兵用水難、吃新鮮肉菜難的問題,這就是被后人廣泛贊譽的“三個一好”工程。
一口好水井,從此官兵有了“生命泉”。在島上第一口水井鉆探出可飲用水之前,官兵們曾嘗試在島上打過8口井,但因為缺技術(shù)、沒經(jīng)驗,這一心愿始終未能實現(xiàn)。
為切實解決官兵吃水難題,廈門市政府協(xié)調(diào)地方專業(yè)鉆井隊多次上島,與官兵一起勘察地形,翻查地質(zhì)資料,精確計算地表、地下水和海面落差,找準打井位置。經(jīng)過近2年的不懈努力,“一口好水井”最終鉆探成功。
一塊好菜地,孕育“海上新綠洲。”解放初期,角嶼島曾發(fā)生過一次炮戰(zhàn),小島每天承受著數(shù)以噸計炮彈的轟炸。駐守島嶼10余載的連隊司務長唐登位曾聽一位老班長講起當時的情景——隨手抓起一把泥土,都能撿出幾塊炮彈片,島上寸草不生。
再后來,政府為官兵運來優(yōu)質(zhì)菜苗,派出專家?guī)椭B隊改良土壤;全連官兵積極行動,每逢官兵探親歸隊、家屬來隊都要帶上幾棵樹苗、幾包菜籽……日子一天天過去,昔日的荒島終于在官兵手中變成了一片生機盎然的綠洲。
走進十連官兵耕種的菜園,每一塊菜地旁,都懸掛著標注有蔬菜生長規(guī)律的“種植牌”,這些都是官兵親手繪制的。
多年來,連隊不斷傳承豐富菜地文化,也將“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南泥灣精神”根植于官兵內(nèi)心,“今年上半年連隊菜地總產(chǎn)量已達6千斤?!闭f話間,唐司務長喜笑顏開。
一個好豬圈,軍民共建“海上南泥灣”。過去,由于自然條件惡劣,缺少養(yǎng)殖經(jīng)驗,島上養(yǎng)殖的牲畜很難成活。為此,地方專家想了不少辦法,引進優(yōu)良品種,配置專門飼料,定期接種疫苗……先是養(yǎng)活了豬,后又養(yǎng)活了雞、羊,讓昔日的荒島充滿了生機。
如今,島上已建起一座占地140平方米的現(xiàn)代化養(yǎng)殖基地,五六種禽畜長勢較好,在改善官兵伙食的同時,也為小島增添了幾分活力。
登上這座小島,記者欣喜地發(fā)現(xiàn),守島官兵的生活條件也發(fā)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島上綠樹成蔭,一座座花園式營房里,新式床柜、熱水器、抽濕機、多功能飲水機、電熨斗等應有盡有,昔日的“海上上甘嶺”儼然成為一座“海上新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