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由于我國國防專利制度“重定密、輕解密”,許多優(yōu)秀國防專利技術長期“沉睡”在保險柜中。前段時間,中央軍委裝備發(fā)展部首次集中發(fā)布國防專利解密信息。人們不禁要問:國防專利能否被成功喚醒?請看今日出版的《中國國防報》——
國防知識產權:要保護更要轉化
■中國國防報記者 裴 賢
制圖:張銳
編者按
前段時間,一條新聞刷爆了一些人的朋友圈——“中央軍委裝備發(fā)展部首次集中發(fā)布國防專利解密信息”。人們不禁要問:國防專利能否被成功喚醒?
長期以來,由于我國國防專利制度“重定密、輕解密”,許多優(yōu)秀國防專利技術長期“沉睡”在保險柜中。這次解密,是否意味著國防專利將走出保險柜得到真正運用?
也有人認為,國防專利的解密只是一個小小插曲。還有人說,國防知識產權得不到保護,國防專利要轉化為民用技術是天方夜譚。
看來,加強國防知識產權管理勢在必行。
有人說:“國防專利發(fā)明人只管生娃,不管養(yǎng)娃。成果被別人盜用,自己都渾然不知?!边@是否可信?
西安天和防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微波室主任高陽的一段經歷,或許對人們有所啟發(fā)。在一次競標項目中,高陽發(fā)現某家企業(yè)所使用的技術成果和該公司某項國防專利極為相似。之后,高陽跑了很多地方進行取證,卻苦于國防專利的保密性,很多信息查詢不到,吃了不少閉門羹。
國防大學教授姜魯鳴作了這樣的概括:按照《國防專利條例》規(guī)定,他人未經許可使用國防知識產權而引發(fā)的糾紛,可以通過和解、調解、訴訟的途徑解決。但實踐中,由于國防知識產權嚴格的保密規(guī)定而無法獲得充分的證據,致使司法途徑解決糾紛的愿望難以實現。
記者在一項資料中看到:自2009年《國防知識產權戰(zhàn)略實施方案》制定以來,我國國防專利年申請量迅速增長,以信息化為特征的高技術領域國防專利比例不斷增大,基礎性、前沿性技術成為增長主體。
姜魯鳴卻認為:國防知識產權為資本運營打下了堅實基礎,但總體來說我國知識產權工作中“重確權、輕保護”的傾向依然存在。
在一次調查中,國家知識產權運營軍民融合特色平臺副總經理段國剛發(fā)現:已解密的3000余件國防專利中,就有1000余件國防專利屬于重復申請。很多國防專利存在侵權行為,但是卻沒有一起維權事件。
有人說:“國防專利發(fā)明人只管生娃,不管養(yǎng)娃。成果被別人盜用,自己都渾然不知?!?/p>
在段國剛看來,此話一點都不假:國防專利工作“重確權,輕保護”,長此以往會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
國家科技部的一項研究證明了這一說法:我國每年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有3萬多項,但能大面積推廣產生規(guī)模效益的僅占10%~15%;每年產生的7萬多項專利實施率僅為10%左右;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0%左右;高新技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僅為20%,遠遠低于發(fā)達國家60%的貢獻率。